抗日战争时期,在我们京西门头沟也有一群英勇的战斗英雄。他们戴着红蓝袖箍,因为队伍中有很多青年学生,所以都叫支队伍学生军。这支部队1937年9月5日正式命名为国民抗日军。领导人是:司令赵同、副司令郑子风、参谋长包旭堂、政治部长高鹏、军政委员会秘书长汪之力、军政委员赵同、高鹏、汪之力、郑子风、包旭堂、陈大凡、纪亭榭、任福祥、宋鸣皋、刘凤梧、杜伯华、霍炎。
由于部队在京西一带活动时间长,和群众关系密切,当地农民纷纷自动参军。当时一总队南下门头沟、长辛店,二总队驻温泉,三总队东过清河,整个部队背靠妙峰山,面向北平的北、西、南郊扩充部队,收集枪支,不到一个月部队激增至3000多人。
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过后,敌人为了平津基地安定,彻底消灭令他们十分头痛的“西山赤匪”,制订了周密的扫荡计划。敌人准备扫荡的消息我们早已知道,敌人开始动作,我们立即觉察。
10月3日过午,我军设在妙峰顶的排哨,突遭敌人12架飞机轮番轰炸。总队长纪亭榭正在那里,炸翻的土把他埋了厚厚一层,有个邮差被炸死。这无异是给我军报警,表示敌人扫荡业已开始。我军立即通知所有部队迅速按原订计划进山。指挥部及一、二总队黄昏后开始行动,连夜急行军,北上几十里从南口西南北流村山口进入山区。第二天敌人出动一个师团近万人的兵力,配有飞机20架,坦克20辆及骑兵部队,分路合围全面扫荡战,没有接触我们主力的一兵一卒。我们做好的棉衣也随军运进山里。只有三总队,郑子风不按命令向主力靠拢反而主张东去。部队经过这番游移,通过敌人西山包围圈时,天已大亮,部队硬行闯过,遭到一些损失。
敌人这次的大规模扫荡总算有点可怜的收获,但扑捉“西山赤匪”的计划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我们西山游击队却从此真正进入西山根据地了。
队委根据上级指示与我们对山区情况的了解,决定把根据地的中心放在宛平的七、八区即青白口、斋堂、清水一线。那里回旋地区大,群众生产条件较好,当地又有我们地下党的组织。
游击队开始进山时,因山区生活比较艰苦,敌人扫荡后又加强对平原地区的控制,敌我斗争日趋紧张,一些不稳定分子纷纷脱离部队因此减员较大。当时一二总队有七八百人,三总队有四五百人,全军尚有2000多人,枪枝有余,机枪有四五十挺,半个月后虽然还有个别逃亡,但人员基本稳定了。
1O月中旬,我军继三星庄大会之后,又在斋堂召开第二次全军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开除副司令郑子风、参谋长包旭堂、一总队长任福祥等军籍并免除各种职务,再度宣布严整军纪,增选常戟武、王建中、沈海清为军政委员,并由常戟武继任参谋长。会后对大队、中队的干部又做适当调整。
1937年11月,太原、上海相继失守。八路军为了坚持与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朱、彭命令由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组建晋察冀军区。1938年1月5日,聂司令员在全军大会上宣布将国民抗日军编为晋察冀第五支队,负责建设平西抗日根据地。任命赵同为支队司令员,高鹏为副司令员。支队不设政委,由汪之力任政治部主任,汪是部队中唯一公开的共产党员。
日寇扫荡边区后,民团不稳,难于开展工作,于1938年1月离开宛平,沿国民抗日军走过的路线,于2月到达阜平。到后有些干部另分配工作,大部编为邓华支队及随军地方工作队。
1938年3月下旬,五支队收到军区要他们急速赶回平西的命令,支队军政委员会全体成员立即赶到五台山晋见聂司令。聂在彭真同志传达中央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指示后作了五支队回平西建立五分区,建立政权,发动群众,壮大武装开辟平西,支援冀东的布置。部队乃立即开拔北进。
4月下旬,五支队开回平西。
为了纪念七七抗战一周年,军区部队分向平绥、平汉、正太线出击。五支队的二、三营分别袭击南口、阳坊、温泉、门头沟,攻入石景山发电厂,炸毁锅炉两座、火车头一个,缴获枪30余支、俘虏伪军30余名。北平连日无电,入夜一片黑暗。7日驻平日军数千出城向我进行报复进攻,飞机4架助战,大炮轰鸣。我军据守香山一带山头,对峙竟日,炮火虽猛,但伤亡不重。这次战斗,政治影响更大。敌人虽占领北平这么久,仍然随时遭受我军攻击,说明他的后方并不巩固,因此被迫增设平郊据点,以加强他们的防御设施。
平西抗日根据地在一年之内,经五支队两度进出,邓华六支队一番经营,背靠晋察冀北岳中心区与党有深厚基础的北平城相依托,迅速生长、壮大起来。